书本网 > 穿越小说 > 顽贼 > 第六百八十章 宁夏镇

第六百八十章 宁夏镇(1 / 2)

宁夏,古称朔方。

贺兰山环西北,黄河绕于东南,其地险固,为关中屏蔽,河陇之咽喉。

其地虽小,南北不过百余里,东西不过二百余里,却号为雄边,在于地利。

这里也一度被称作塞上江南,它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屯田农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既有黄河西套的肥沃土壤,也有灌溉面积宽广的汉唐二渠,得以使此地拥有数万顷灌溉农田。

宁夏镇军民是光荣且勇敢的好汉。

在明初洪武三年,这里曾经设府置官,但仅维持两年,因鞑靼势大,太祖皇帝下诏弃地,徙民于陕西,使宁夏成为遍地空城的凋敝之处。

直至六年之后的洪武九年,朝廷做好准备,再度于宁夏移民设卫,派遣宗王建立藩国。

移民既有齐、楚、吴、越、秦、晋之人,也有达、藏、回诸土民。

有明以来二百年间,这里常驻军兵五六万人,防守山脉隘口众多的贺兰山,虽分兵多处难以支援,仍能凭借极佳的防御工事、充足的军需,维护腹内卫所的稳定,长久抵御来自蒙古的侵袭。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宁夏镇随着洪承畴的移驻,正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甘肃失守以来,洪承畴在宁夏手忙脚乱,白天应对曹耀的骚扰,夜晚因朝廷没来的惩处担惊受怕。

而整个宁夏的军队,也在甘肃及南面腹里的靖虏、固原诸卫相继失陷,平叛大军相继败北的环境下,泛滥起严重的恐慌情绪。

是以军户出逃、百姓迁徙。

面对这种情况,洪承畴的应对很糟糕。

西边被曹耀打,东边被周清抢,跟漠北三汗打了一仗,也谈不上有什么大斩获。

不是因为没能力没才华,而是他的注意力,早就不在平叛上了。

实际上他和杨嗣昌一样,都在外敌的威胁下,决定攘外必先安内。

只不过杨嗣昌对崇祯的献计,是从整个大明的角度上。

而洪承畴的攘外必先安内,则建立在宁夏镇的基础上。

尽管是掌天下权柄的三边总督,但是洪承畴再清楚不过,没有陕西的经济支持,就没有三边总督。

若他再将宁夏、延绥视为朝廷的臂膀,恐怕只有坐败一途。

别人可以跑到山西去,他作为承担三边失陷责任的总督,进了山西恐怕最好的结局是下诏狱,没准还会死掉。

洪承畴倒说不上怕死,就是有些不甘心。

他在宁夏复盘了一次又一次,都不认为自己的部署有任何问题,总觉得差一点就能把刘承宗扑杀于甘肃。

元帅军明明就该断粮,那天山瓦剌千里迢迢给他运羊吃,这他妈谁想得到啊!

而对于去年曹文诏、白广恩、卜应第、屠师贤、神光显五营兵将南下兵败,他倒是好理解的多。

毕竟在好几个月的时间里,他都忙着给朝廷写奏疏,那些奏疏统统石沉大海,也不知道是根本送不进山西,还是因为要钱要粮,朝廷不予回复。

不过现在都没关系了。

洪承畴已经意识到,他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陈奇瑜不行、大明朝廷也不行。

人还是要靠自己。

在内心笃定不会有好下场之后,他有了一套完整的割据计划。

攘外必先安内,他要经营宁夏,以期抗拒刘承宗的进攻,等待将来事情发生转机。

因为延绥镇地处毛乌素海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兼具农牧,既没有高产的田地,也没有优良的水草,但是能凑合。

地形在军事上,决定了延绥镇的主要策略是防守反击,以一道边墙为防线,三路分

守进行局部防御,榆林镇城总领防务。

当敌军突破一道边墙,明军将***于容易被突破的山谷、河口,以众多堡垒截击,用二道边墙之间的山地迟滞,最后包抄掩杀。

可如果敌人从后面来就不一样了,榆林镇城周边无险可守,很容易被大军包围。

洪承畴可不想被刘承宗摁在城里暴揍。

所以宁夏,是他的唯一选择。

不过这份计划直到去年秋天,也就是曹文昭等败将逃回之前,洪承畴都没有什么作为。

原因很简单,一来是漠北蒙古和曹耀先后过来捣乱,二来则是他身边没有多少可用之人。

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就是要想抗拒刘承宗,必先让宁夏钱粮充足、军兵堪用。

而要想钱粮充足,在宁夏这个地方,必须清理军屯。

偏偏这宁夏的军屯田啊,是天下间最难清理的地方。

大明九边屯田之中,西北为最,而西北之中,宁夏为冠。

这里的军田在明初开垦出八十多万亩,后来一路攀升,至嘉靖年间一度高达二百万亩。

不过最初开垦的军田质量高,都是银川附近受汉唐二渠灌溉的优质农田,而在正德以后新垦军田,都是宁夏平原边缘的干旱、半干旱荒地,质量远不如早前。

但是多就是多,多一亩也是多。

只不过宁夏不仅屯田多,民田更多,而这里的民田在早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商屯。

也就是商人在食盐开中法的政策之下,就近开垦田地,种粮换引时耕种的田地。

弘治年间,户部尚书叶淇变法,准两淮商贾以银代粟,使盐课骤增至百万。

四十一年后,九边兵饷也从四十万两,变成了二百二十万两。

边塞商屯败坏,田地贱卖,成了民田。

欠饷、逃亡、人口流失,军屯荒废而民田增加,大量军屯土地成为民间田地,二者界限随之模糊。

以至于等到崇祯登基,想要清理宁夏军屯,户部尚书毕自严一番核实,无奈请奏:相沿已久,难以核实,请无论军种民种,一律按民田起科。

等于,宁夏军屯彻底没了。

初衷没啥问题,反正军屯也收不上来多少,为了公平起见,干脆都按民田来。

因为当时的背景是毕自严总管朝廷收支,而崇祯登基之时,大明的财政极为糟糕,军费问题最重要的是蓟辽。

宁夏就算全是民田,征收本色也能把部队顾个差不多,一年淮、浙盐引钱八万、京运的银子才两万。

单是蓟镇,当年就欠了五十三万两,一年的京运要四十二万两。

相较而言,宁夏这点纯是细枝末节。

最新小说: 纨绔世子的一生 皇子无双 红楼大反派,我要摘贾宝玉的神经 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 权征 异界风云之君临天下 彪悍世子 太子妃逼我和离,我掠夺气运杀穿皇朝 争霸,带众女从零开始 大秦:偷听心声,祖龙该喝药了 心死休妻后,我成大奉最强亲王 我,顶级纨绔,太尉直呼宝藏女婿! 魂穿大唐公主收割机 穿越三国,开局宣布大秦复国 孤岛的崛起:穿越中世纪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不就是无限粮食,为何给我披黄袍 人间正道:将军梦从救解语石开始 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 幼帝传奇 以捕快之名 农家那小子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从军赋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刚激活军火库,皇帝派人抄我家? 寒光剑气 历史秘境:开局神话三国刘备 三国渣男,开局捡尸华雄 大奸臣当道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 对不住了爹,我是锦衣卫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古典白话合集 九霄魂录 红楼:战神贾芸我只手镇天下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乘坐热气球去三国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扶宋从皇帝住我家开始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被抄家后,凶猛世子称霸天下 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 重生水浒之桃花难躲 三国争霸之无限兵力 明末之天下霸业 老爹入赘将军府,千金姐姐把我宠上天 大唐钓鱼人 我家床底通大明 我的空间有座军工厂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大秦哀歌 宋歌声声慢 废太子你选的,朕兵临天下你哭啥? 勿首见 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