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翻过去的路就行。
总比强攻合江门要好的多。
“把人带过来!”
张觉民喊道。
没过一会儿,一个小老头和一个年轻人便被李响给带了回来。
老头看起来五十多的年纪,倒时那个年轻人,二十来岁的样子,不过却一脸黝黑,估摸着是常年打渔,从而导致的。
“老人家,你知道翻越翠屏山去宜宾西门的路?”
小老儿两人,被官军给带了回来,也是战战兢兢的。
听见这话,急忙点了点头。
“知道,知道!”
老头儿说着,指着江对岸便说道。
“从上面那一边渡江过去,沿着那边山谷过去,便可翻越翠屏山,到码头柏树溪场那边,再沿江而下,就是西门了。”
那边?
张觉民顺着老头的手指放心看去。
那不是本地人叫的大顺场的地方吗,也就是后世的思坡乡。
传闻。
是黄庭坚在此地宴请苏东坡,吟诗作对,后人纪念二人的友谊,从而得名。
不过现在叫大顺场。
而对面,就是后世的菜坝机场的方向。
知道了能够过去。
张觉民明白的点了点头。
他让人把二人留下好生招待,等木筏弄好后,再让其带路。
当然,好处自然不会少了对方的。
敲定主意,渡岷江。
可他也不放心宜宾城中的叛军。
于是把刘文山给叫了过来。
“公子!”
刘文山一来便拜道。
张觉民挥了挥手,让其过来。
“今夜,你带人,乘夜色掩护,把合江门那边叛军聚集起来的船,全部给我烧了,防止对方再逃了。”
刘文山点了点头。
这个任务不难,他自然没什么意见。
“卑职领命。”
说完,便下去准备了。
而送走了刘文山,张觉民边上思考起了,到西门那边后,该如何破城了。
入夜。
张觉民目送着刘文山带着五百人乘坐刚刚做好的木筏离开。
站在江边等了许久。
在看见合江门码头燃起的大火后,终于可以回去睡个安稳觉了。
至于结果,他已经知道了。
也就半日的功夫。
木筏便已经造好了。
这边叛军安排了探子,却并没有安排人员据守。
所以当他们从大顺场这边横渡岷江的时候,对方其实也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们却没有派人来阻击。
而过了江。
张觉民并不清楚这边的情况,让部队先原地驻防,而后派出人去打探消息。
知道宜宾城的叛军依旧无动于衷后。
这才等着所有部队集结后。
带着众人,沿着山谷而上,翻越了山坡,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到了柏树溪场这边。
到着这边。
道路便好走多了。
这边柏树溪场,在这个时候设有有一个码头。
码头边还漂浮着一些从上游而来的圆木。
古人伐木,没办法用大型的车辆来运,沿河而来,这样最方便。
沿着柏树溪场沿江而下。
也就一个小时。
张觉民便带着大军到了宜宾西门这边。
只是今日天色已晚。
张觉民没想晚上进攻,毕竟这个时代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夜盲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