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老道听到这里心里气愤至极,什么就是不同的音组合起来?想着等回了城里老道一定要给你好好出点题目。
葛明看到这帮人情绪十分低落,又接着说到:“我刚才就说过了,考得不好不要紧,以后更加努力就是了。本来本小郎君打算明天就回城,但是看到今天的成绩只好明天多待一天,今天再好好教教大家,明天重新考试。”
于是葛明又开始上课,备受打击的孩子们这次听得格外认真,看来古典挫折式教育是有效果的。今天这堂课,葛明才讲了声母、韵母,以及两个字母,三个字母的组合,还有声调等等。
效果出奇的好,等到下课的时候居然全都会拼写自己的名字了。看来表扬式的教育,好像不太适合内敛的大唐人。
等到下课之后娃子们全都走了,袁老道这才抓住葛明。
“小子,好手段,这堂课的效果在老道看来是最好的。”
葛明笑呵呵的说到:“先生就不要取笑小子了,要说教人读书识字,天下间有一人是小子最佩服的。”
袁老道很惊讶的问到:“还有这样的人吗?说出来让老道听听,到底是何人?”
葛明一本正经的说到:“那自然是袁先生了,本小郎君如此聪慧,自然是先生的功劳。”
袁老道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高高兴兴的回了自己房间。
这时候葛明带着丁香和小丫回了房间,拿出来已经准备好的“教具”,所谓教具就是好多纸片片,三寸见方,每个上面都写了一个字和对应的拼音,字是用毛笔写的,但是拼音是使用鹅毛笔写的。
后世幼儿园好像经常用这个,相信在这个时代依然会有不错的效果。
葛明抽出来几张,递给小丫,说到:“小丫,你看看上面的拼音能不能试着读出来?”
小丫紧张的拿起第一张纸片,想了一会说到:“这个拼音应该是我。”
葛明点头说到:“没错,这个就是你我他的我字。”小丫又拿起
葛明见状说到:“不错不错,小丫确实机灵,看来拼音掌握的很好。”一味地批评式的教育是行不通的,要批评加表扬才行。再说下午小丫已经哭了一鼻子,这时候也应该给她打打气了。
小丫不好意思的笑着说到:“奴婢笨得很,都是小郎君教得好。”
葛明笑着说到:“行了,我教的怎么样难道我自己还不清楚?主要是不能老待在庄子上,只能简单教上一点。”
“明天就把这些纸片片分给大家,先熟悉熟悉,以后学写字应该会快很多。”
丁香说到:“小郎君,这个方法确实很好。虽然他们都还不会写字,但是已经会了拼音,对着拼音先把字熟悉了,等到学的时候就很快了。”
葛明在赞扬声中挺起小胸脯,小手背在身后,一副高人模样。
。。。
这些日子禄伯和福伯都非常辛苦,为了庄子上的几个作坊忙碌着。豆制品作坊需要弄块荒地出来,还需要搭棚子,准备炉灶,还需要有晾晒的场地。葛明的规划很简单,豆浆先起一点豆腐、腐竹,然后做成豆腐,再做成黄豆腐,这东西可以长时间保存,比较利于售卖。
顺便再做点豆腐乳,豆腐乳葛明从来没做过,但是方子也给了禄伯,可以让禄伯先做着试试,反正有豆腐、有盐、有香料、有高度白酒,做点白方出来问题应该不大。
豆制品跟酱料作坊挨着的,反正原料主要是黄豆。
第二天用过了早饭之后,福伯和禄伯带着葛明先把筹备的作坊看了看,总体来说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就是比较简陋,不过这也没办法,条件就是如此。
等用过了中饭,休息一会就到了下午的考试时间。葛明这次不打算打击这些孩子,于是考试的题目还是拼写出自己的名字。经过昨天的学习,已经没有哪个孩子不会拼写自己的名字了。
葛明让丁香把准备好的很多纸片分给大家,等到分完之后葛明才开始介绍。
“识字的第一步先懂得这个字的读音,然后再开始学习写字。这些纸片片上都是常用的简单的字和对应的拼音,每一张都不同,所以你们要相互之间一起学。”
“这次本小郎君不能在庄子上待太长时间,所以只能先把拼音教给大家。你们对着拼音和字可以自己练习,写得不好没关系,关键是要先熟悉。”
“其实字并不难写,都是有笔画和结构的,一个字大致是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笔画,你们可以先在沙盘上试着写写。”
“等下次本小郎君再来,写得好的,掌握的字多的可是有奖励的。至于什么奖励,反正是好东西。如果有的字不知道怎么下笔,或者拿不准,可以请教下禄伯。”
张春来识字在城里,老戴识字也在城里,除了忙碌的禄伯居然其他人都不识字,而禄伯又十分忙碌。
葛明感觉这次来也就只能教这么多了,至于能不能通过看纸片片就能学会一些简单的字,葛明心里也没底。因为刚学写字其实一点也不容易,但是葛明的期望也不是太高,无非是让娃子们先熟悉字而已,看到字能够想到拼音,先认字再写字。
或者等庄子上其他作坊又见到回头钱,应该请个靠谱的老师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