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下一片轻微骚动,不少开发商和地方能源局代表再度悄悄接耳。
唐若曦的声音始终不紧不慢,却每句话都精准扎到要害:“所以,我建议,在制定任何平台化认证标准之前,必须同步建立‘风电项目资源适配性评估体系’。所有项目立项前,需提交机型与资源动态适配性评估报告,交由第三方检测认证。适配性不达标,不得审批。”
她停顿片刻,扫视全场,声音微沉:“风力机组不是万能公式,不是功率越大越好,必须以资源极限工况为基础,反向推导设备平台结构与控制策略。否则,表面装机总量上去了,实际有效发电量反而下降——最终将导致全国风电整体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反向上扬,行业毛利率雪崩。”
前排一位风场运维主管低声爆了句粗口,连忙低头装作若无其事。
台前一排,吴俊豪手指微动,唇角忍不住地抽动。
他慢条斯理地接过话头:“唐若曦小姐,资源适配当然重要,但你提出这个体系,会不会拉长开发周期?如果审批一耽误,国外一轮一轮技术换代,我们靠什么竞争?”
唐若曦似笑非笑地进行回击:“慢,是战略选择。盲目快,只能是系统性灾难。再说了——谁规定只有5兆瓦以上直驱平台才能赢国际市场?晨曦正在推进的浮式轻量小型机组平台,功率只有1.5兆瓦到2.0兆瓦级别,但可以适配全球70%以上复杂海域资源区。真要比时间表,某些大平台路线,未必能抢得过晨曦!”
她轻轻一句,却掷地有声。
吴俊豪眼底终于浮出一丝冷意,但很快隐去,仍是温文尔雅的一笑,不值可否。
主席台上的副司长眉头微动,并没有发表什么意见,只说了一句:“留出二十分钟,开放自由讨论与补充。”
话虽如此,但全场再无一人起身发言。
更多的,只剩下交头接耳和飞快书写的笔尖声。
很快,二十分钟过去,副司长再度敲了敲话筒,低声道:“既然再无人补充,那现在公布一项决定。唐若曦的意见,列入记录,风能资源适配性评估体系,能源局技术司牵头,列为同步专项。”
顿了顿,他又环视全场,声音带了点不容置疑的寒意:“今天的讨论很清楚了。麦麦提的质量专项监管、吴俊豪的平台化认证方向、唐若曦的资源适配性评估——三条线并行,设专项小组,分头攻关。半年内交初步方案。到时候,靠嘴说没用,拿成果比高下。”
这场闹剧,最终就这么结束了。
散会后,麦麦提站在长廊尽头,回头看了眼那扇缓缓合上的门。
速记员们鱼贯而出,与会者代表们三三两两交换着眼色,窃窃私语。
一场看似激烈的交锋,最后不过是一次权力与利益的重新分配。真正赢的人,从来不是争得最凶的那群人。
不是骂别人,是骂自己——骂自己居然一度以为,靠在会议上讲道理,就能拦下吴俊豪。
方才,在会议室那盏昏黄的筒灯下,麦麦提一眼就捕捉到了一处细节:吴俊豪最初的发言刚结束,主席台上的副司长嘴角便露出一抹掩饰不及的弧度——
是默契?还是事先沟通?
不用问,麦麦提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不出手,迟早被他们拖着,一起滚进泥潭。
他低头扣紧文件夹,眼神沉了下来。
脑子里,一个念头逐渐成形——搜集海华风电的问题,尤其是项目资金流向、设备采购环节的猫腻。
只要能找到哪怕一条确凿证据,就能打断吴俊豪的进攻节奏,把这条鳄鱼扯下水。
至于派谁去完成,麦麦提心里已经有了最佳的人选。
而在另一边。
吴俊豪也缓步走出会场,站在停车场阴影里,静静点燃一支烟。
他仰头望着夜色下的城市天际线,眸光冷静而幽深。
没有愤怒,没有急躁,
在他眼中,任何试图挡路的人,都只不过是需要清理的小石子。
吴俊豪抽了一口烟,慢慢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私人助理的号码。
声音低沉、随意却极具压迫感:
“去查一下,麦麦提。”
助理在电话那头一愣,“查什么?”
“查他的履历,早年在哪些单位待过,有没有参与什么技术项目。”
吴俊豪顿了顿,又加了一句,“特别是,看看他名下有没有公司注册记录。”
如果麦麦提在外头有私下运作的小公司,哪怕是技术服务、零配件代采,
那么——其中就可能藏着把柄。
“别动用公开审计,慢慢摸。”
吴俊豪微微眯起眼,“从工商注册,专利出让记录,招投标备案这些地方挖。”
助理立刻应下。
吴俊豪收起手机,随手弹了弹指间的烟灰。
他向来不怕正面交锋——怕的是对手背后藏着底牌。
所以,他必须先把麦麦提剥开,看清楚里面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