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杨晓晓拎着答师礼,带着儿子走后,身后响起了一阵议论纷纷。
村民:“哎呀,要说这右青媳妇会做人啊,瞧瞧那拎的那大包东西,估计得不少钱了吧。”
村民:“这有啥,要是我儿子能有这出息,我给那柳秀才端屎端尿都愿意,那点东西算个啥。”
村民:“嗤~蒋婆子,你这说话也不牙疼,你愿意,也得看看人秀才公愿不愿意呢,美的你。”
村民:“哈哈哈……”
村民:“不行,我得让我当家的今年再努努力,争取明年也送我儿去启蒙去,我家二狗一看就聪明,定是比哪二蛋强的。”
村民:“……”
……
柳怀平家门前。
柳秀才一家笑容满面,气氛融洽。
“先生,此番二蛋能够夺得头名,还要多谢你的栽培,小妇人愚钝,也不知怎样才能表达出我母子俩的感激之情,特备上些许自己做的简单吃食,还望你们不要嫌弃。”
柳怀平听此,连连摆手,“这本就是一个为人师理所应当的责任,谈不上谢不谢的,也是云峰自个争气有天赋。”
“且民以食为天,吃食就挺好。”
“正好,赶紧先进来吧,等会就留在这吃个便饭再走,也好尝尝我夫人的手艺?”
杨晓晓忙摆手道:“不了不了,小妇人如今还是带孝之身,不便多留,这就走了,待以后有机会,定会再来。”
说着,杨晓晓在秀才夫人的客气挽留下,拉着儿子转身就走。
人家客气罢了,她也不能真把客气当成了理所应当。
要当真是进了人家家门,那就不是感谢了,那是结仇了。
古代最是注重规矩,尤其是读书人,带着孝身上人家门,那是会被认为不吉利的。
孩子读书,耽误不得,那跟上人家家里做客又是不同。
柳秀才家。
一家人提着门口一大麻袋就进了院子,关上了院门。
“元娘,这还挺重,也不知道是些啥吃食。”
“我看看。”
“呀!夫君,这竟是一大麻袋子的肉啊,这应当是那杨氏自个熏制的腊肉,还有这……这里还有纸条。”
“夫君,上面说,这叫香肠,用来水煮或蒸过,切片就能直接食用了。”
“这也太多了。”
“这般多的肉食,怕是一年都吃不完啊。”
“这礼也太重了。”
“夫君,咱们要不……给她还回去?”
“夫人,我瞧着那杨氏应当是个通透的,这怕是买些贵重的物品,咱们也不会收,所以便是这般。”
“这肉可以保存许久,且在这村里也实用,不轻礼。”
“二则,云峰夺得头名,她为人母,总得有所表示,才能对云峰今后的仕途有所顺益。”
“罢了,收起来吧。”
“这……好吧。”
“这杨氏倒是个能处的,你若是喜欢,平常也可同她亲近亲近。”
“嗯,夫君你还别说,我瞧着这杨氏的一举一行倒是不像这普通农家妇,我也颇有好感。”
……
如今儿子考中了县案首,等同于直接拥有了秀才的身份。
接下来的三年就可以直接进入县学学习了。
杨晓晓这两年明面上倒是在家绣了几幅大件的绣品,因为还不缺银两,便一直不曾拿去估衣坊估过价格。
如今她倒是用得上了。
隔日,杨晓晓就带着儿子,包好绣品,坐上牛车到了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