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句话,赢傒不禁微微皱了皱眉头,他怎会不知吕不韦的心思。
看似为大秦选拔人才建言献策,实则是想借机安插自己的势力,进一步巩固他在朝中的地位。
赢傒沉默片刻,在心中权衡再三,直言不讳道:“相邦所言看似有理,可细细想来,其中颇有不妥之处。
如今博士官和军中的军侯们,多有相邦门下之人。如此选拔,旁人难免会对选拔的公正性心生疑虑,质疑其中是否藏有私心。”
吕不韦听闻此言,脸色微变,他显然没有预料到赢傒会如此直白地指出问题所在。
正想要开口反驳,为自己辩解几句,可还未等他出声,却被嬴政抢在了前面。
“伯父所言,不无道理。此事关乎大秦未来,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绝对不能有丝毫的私心杂念。”
他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路,接着说道:“寡人认为,文试可由御史大夫牵头负责。挑选数位不同学派、公正严明的博士共同主持。
如此一来,不同学派的思想得以碰撞,也能确保选拔标准的多元与公正。”
“至于武试。”
嬴政话锋一转:“武试可交由上将军蒙骜来负责,上将军久经沙场,战功赫赫,且向来公正无私,由他挑选军中那些同样公正且有识人之明的将领来主持武试。
这样一来,各方都能起到监督的作用,方能确保选拔过程公正无偏。”
众人听完嬴政这一番条理清晰、思虑周全的安排,皆觉嬴政此安排甚是妥当,纷纷称是。
吕不韦虽然心中有些不甘,可此时嬴政目光坚毅,众人态度鲜明,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好再继续反驳下去了。
这时,关内侯又提出:“大王,新贤才入秦,待遇、府邸安置等亦是大事。若安排不当,恐寒了贤才报效之心。”
“太叔祖但放宽心,此事交由少府负责即可。视其能力,赐予相称的田宅,授予适配的官职。
定要让这些远道而来的贤才,在我大秦之地寻得归属感,毫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为我大秦效力。”嬴政坚定的说道,透露出他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和决心。
“如此安排,甚善!”关内侯赞同道。
经过一番讨论,纳贤之事的大致框架已经稳稳敲定。
众人开始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比如如何选拔贤才、如何考核他们的能力、又如何确保他们的忠诚度等等。
嬴政认真倾听着众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他明白,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问题,对于整个纳贤计划的成功至关重要。
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当所有的细节问题都被逐一敲定下来后,嬴政点了点头,宣布散会。
望着众人离去的背影,嬴政的眼神中,既藏着对大秦昌盛的深切期待,又满是一往无前的坚定。
他知道,大秦的崛起之路,离不开这批贤才的汇聚与任用。
唯有将他们妥善汇聚、委以重任,大秦方能如虎添翼。
而他,作为大秦的君主,定要牢牢把握这个机遇,让大秦迈向新的辉煌。
不知不觉,夜幕悄然降临,而对于嬴政来说,这场关乎大秦未来的纳贤大计,才刚刚拉开序幕,往后还有无数挑战与机遇,正等着他去一一攻克、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