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在这种时候高调宣布这个事情,就是为了巩固他在邻居当中的形象。
他的目的就是先把整个院子最好打造成铁板一块,后面才能够更好的开展他的计划。
看着现场的气氛已经差不多了,易中海又站了起来,对着众人说道:
“各位邻居,也不怕你们笑话,我家里面也就我们两口子,后院的老太太也一样,以后我们搭伙吃饭,也热闹点。
至于说的老阎和老刘说的那个街道办的优秀四合院,这也是恰好赶上了,不过总之也是一件好事......”
等到易中海说完,不管她的目的是什么,大家伙还是很佩服他的。
到了最后,聋老太太也站了起来,开口说道:“今天感谢大家的见证,我们两家这亲戚算是认下了。
虽然我们院子里有三个管事的,但是中海的贡献还是最大的,对大家伙都是有好处的。
我提议为了以后更好的区分,也是为了彰显咱们院子的团结氛围,以后叫易大爷就是一大爷,刘海中就是二大爷,阎老师就是三大爷。”
对于聋老太太的这个突然的决定,刘海中和阎埠贵虽然不高兴,但是在她面前也只能是暂时忍了。
对于院子里的其他人来说,叫什么并没有什么区别。
易中海现在最怕的就是阎埠贵和刘海中拆台,看着他们两个的一脸的不高兴,易中海也是对着他们解释道:
“哎,老阎,老刘,这个也是刚刚老太太才说的,要是咱们没有一点的改变,那和以前有什么两样,只有从称呼上改变了,等他们慢慢习惯了就可以。”
这么一说,作为官迷的刘海中自然是很赞同这样做的。
从这天开始,每天上班的时候,易中海就会特意的叫上傻住,再加上贾东旭,他们三个人变得更加熟络了。
“傻住,赶紧走了,再磨蹭就晚了。”
现在的傻柱还不是后面那个做小灶的大师傅,他刚进厂,还不敢明目张胆的迟到。
“来了,来了,你放心吧,不会晚的。”
傻住着急忙慌的推开门,看见贾东旭,易中海和刘海中都在等着呢,也只能是打个哈哈。
“易大爷,刘大爷,都这么早呀?”
为了让院里的邻居尽早的接受他们几个,平时他们几个也是没少说改口。
“傻柱,怎么说话呢,老易是一大爷,我是二大爷,你注意点称呼。”
“嗨,你看我这记性,老是记不住。”
……
这个事情就这么结束了,稀里糊涂的名头,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都会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反馈回来。
过了年,林向东也要开始去正式的学厨了,林青山给他找的师父是一个姓王的老师傅。
在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做菜,也并不是什么大师级的水平。
正阳楼就是以做鲁菜为主,这个王师父的水平在这里算不得顶尖,但拿出去那也是数得着的。
跟着这个王师父学艺对于林向东来说那是完全足够了。
时间来到冬季,林向东在正阳楼做学徒已经有大半年了,这里里里外外的那是门清。
“师父,我这里有一批反季节的蔬菜,不知道咱们酒楼需要不需要?”
对于林向东这个徒弟,王洪雨还是很高兴的,打小就打下了底子,身体素质也好,学什么东西也快。
仅仅是半年的时间,现在已经可以尝试着上灶了。
“什么菜?有多少?要是少的话也不值当找掌柜的。”
在王洪雨看来,这种时候偶尔出现的蔬菜可能就是那个棚子或者是上面的人在温泉边种植的,不会有太多。
“番茄黄瓜有几百斤,豆角可能有千八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