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时间来到九月份,燥热的空气之中已经带了少许的凉意,外面已经是乱了套了,混乱,死亡每天都在发生。
纷纷嚷嚷的街道上依旧是人来人往,不过言行举止之间都多了一些麻木狠辣。
院子里也逐渐变得异常的安静,实在是每天的口粮都在减少,哪还有什么力气去搞那些幺蛾子。
表面上每个人脸上看着都是菜色,除了小孩子可能还会带着点婴儿肥,剩下的卡着呢都并不怎么样。
“灵芝呀,咱家的粮食还有多少?明天给孩子多做点吧,时间长了对身体也不好。”
躺在床上的老赵,经过大半年的休养,恢复的还不错,伤口已经结痂了,已经可以在小范围内活动了。
“放心吧,还多着呢,现在他们两个每天都有鸡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自从老赵从医院回来之后,程灵芝虽说是没怎么让家里吃过肉,但是老赵的鸡蛋没有缺过。
后来从赵山的口中明白了现在的形势,老赵就坚决的拒绝了,把每天的鸡蛋都会分给赵莹莹。
老赵看着一直在忙碌的老婆,心里面也是很感动,回忆起这么长时间以来的点点滴滴,可以说他们家,除了她自己,他们几个都没怎么缺少吃的。
经过战乱的底层百姓,更加注重口粮的重要性,自从形势变得不好以后,高价粮也好,粗粮也好,只要是能入嘴的,没有人嫌弃。
说来也是幸运,程灵芝也是在过完年的时候碰到了从乡下过来卖红薯的,几百斤的东西。
本来是没有这么好的事情呢,也就是今年大雪雨水都不缺,种地的都知道将会是好收成,所以才会进城卖的。
当时也是害怕没吃的,她直接就全部买了,又把红薯给切成片,晒干,这样能保存很长时间。
也多亏了这么多的红薯干,他们家现在虽然吃的不好,至少是没怎么饿肚子。
唐家的唐老爷子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察觉到情况不对劲的时候,他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东西,只能是冒着危险,在春夏时期,采摘了很多野菜。
菜市场上没人要的坏菜帮子,烂菜叶,都被他收拾了起来。
特别是夏天有不少的黄瓜,豆角这些,拿回来洗净,晒干或者是腌制。
每天少量的玉米糊糊,加上野菜,咸菜,也算是能够勉强度日。
阎家,他们家实际上是并不缺吃的,当时集体去买粮的时候,阎埠贵虽然心疼,但还是下了血本买回来了不少。
趁着天气适宜,他的花盆里面的青菜已经是收获了不知道多少次,至少现在是不缺的。
只是节约习惯了,他们家每天做饭都是定量做,保证不会饿到,但是绝对不会吃饱。
“爹,又是这么点,咱家又不是没有,你就不能让娘多做一些。”
阎解成看着他老爹分好的菜丝和没什么分量的玉米汤,终于是开口了。
但是对于自己儿子的吐槽,阎埠贵也不恼,只是板着脸说道:“咱家有那是不假,谁知道这种情况什么时候会过去,我不得每天算着来呀。”
而贾家的情况则是完全的不一样,原本吃得好,吃得饱的老贾这个时候也是看着瘦了不少,尤其是伤口的地方似乎并没有恢复。
原本老贾的伤势就比赵大河的重,后期贾张氏在她儿子上班的时候照顾的并不仔细,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即便停工后,贾东旭很细心,那也是事倍功半。
老贾也知道外面的情况,家里也没多少吃的,他也想清楚了,与其是浪费在一个废人身上,还不如让他们母子两个多吃点呢。
“东旭呀,每次少做点,中午能省就省了吧,仔细点,咱们家还能够多撑一段时间,谁知道这世道什么结束呢。”
老贾也知道直接说肯定是没什么用的,索性就换一种方式,经常对贾东旭和贾张氏这么说。
刚开始,贾东旭还不同意,后来发现外面并没转好的迹象,也就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