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洪流,势不可挡,该来的终归是要来的。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温水煮青蛙,工钱的上涨暂时遮盖了生活必需品价格浮动的事实。
先是细粮,接着是蔬菜,最后已经蔓延到粗粮上了,这个时候应该也会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毕竟细粮距离底层的百姓太过遥远,蔬菜也只是一时的,更何况上面已经找好了借口。
现在他们还知道掩饰一下,等到后面真正的赤裸裸的明抢的时候,又能如何呢?最多就是个人自扫门前雪,对于他人的瓦上霜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果然,当粗粮的价格上涨的消息传开的时候,瞬间就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大讨论,但是这些终究是改变不了什么。
“娘,你看看家里还缺什么东西,买些常用的回来放着吧。”晚上吃饭的时候,趁着一家人都在,林向东开口说了这句话。
“你又怎么了,别又像上一次似的,白白的多花钱。”实际上对于上一次的事情,周梅嘴上不说,心里也不痛快,更何况又被贾张氏当众说了出来。
看着周梅铁青的脸色,紧皱的眉头,旁别的林青山也是一言不发,现在的局势根本就不是他们一个小老百姓能够看明白的,这次林向东知道必须的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了,不然他们是不会同意的。
“你看呀,以前我爹一个月的工钱可以买多少的粮食,多少的的蔬菜,但是现在呢,是不是买不到了那么多了。”
说到这里,林向东故意的停顿一下。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这些专业的东西即使是上辈子他也是一知半解,现在只能用最简单的方法给他们说明白,听一下就是为了让他们自己想明白其中的差距。
“如果我们全部买粗粮那是比之前有剩余的,但是咱们也不能不买一点别的东西吧,况且,现在仅仅还是一个开始,从暑假开始到现在所有的东西都在上涨,以后什么情况谁能说的清楚。”
道理其实很简单,以往他们最常用的就是粗粮来衡量生活的标准,因为这个最常用,最简便。
但是对于林向东说的这些很少有人会联想到,这么一来,无论是周梅还是林青山都是一脸的震惊。
“你说这每个月的工钱涨了,怎么买的东西反倒是越来越少了,唉,你说这世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呀。”林老太太也是忍不住在感慨。
这个老人奔波了大半辈子,就没过几天安稳的日子,从来不知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是何物的她对现在的形势那也是感到很迷茫。
“那就买点吧,衣服粮食这些,针头线脑的总是少不了的。”周梅也是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
只有林青山坐在那里一言不发,可能他现在也还没有想明白吧。
中院,易家。
“老易呀,现在东西都涨价了,你看咱们用不用准备点什么?”
易大妈谭翠兰倒是没有多少的担心,但是他们家基本上都是易中海说了算,所以这事也是让他拿个主意。
“咱家不用了,粮食也有,衣服什么的都还能穿,就咱们两个人,也好说。”
作为钢铁厂的资深师傅,这就是易中海的底气,他们两口子还年轻,家里也没有那么多人需要照顾,根本就不用担心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