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爷爷走进病房,看着李秀疲惫的模样,叹了口气说:“秀啊,你这样两头跑,身体会吃不消的。咱们商量着请个看护吧,这样也能帮你分担分担。”
李秀犹豫了一下,说道:“爸,我也想过请看护,就是担心外人照顾不好妈,毕竟妈这病需要细心照料。”
爷爷坐到一旁的椅子上,缓缓说道:“我理解你的担心,但是你看你现在忙成这样,总要有个人专门照顾你妈。咱们找个靠谱的,多考察考察,多叮嘱几句,应该没问题的。”
李秀沉思片刻,觉得爷爷说得在理,便点了点头:“行,爸,那就按您说的办。我这几天找家政公司问问,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
接下来的几天,李秀四处打听口碑好的家政公司,仔细筛选看护人员。她面试了好几位应聘者,详细询问他们的护理经验、照顾病人的方法。最终,她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为人和善的看护王阿姨。
李秀带着王阿姨来到医院,向她仔细交代奶奶的病情、日常饮食和注意事项。王阿姨认真听着,不时点头,表示一定会尽心尽力照顾好奶奶。
看着王阿姨熟练地帮奶奶翻身、擦身,李秀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她知道,虽然请了看护,但自己还是要常来医院看望奶奶,毕竟家人的陪伴是谁也替代不了的。而她也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店里的生意和家里的事务上,和陈新一起,努力让这个家越来越好,也期待着奶奶能早日康复。接到妈妈住院的消息,陈新心急如焚。他在省城的麻辣烫店生意正处于拓展的关键时期,各种事务繁杂,但母亲生病住院的消息让他顾不上那么多。他立刻召集员工,将手头重要的事务一一安排妥当,反复叮嘱负责人要盯紧店铺运营和市场拓展情况。
安排好公司的事情后,陈新一刻也不敢耽搁,匆忙赶到机场。候机的时候,他不停地看着手机,关注着家里的情况,时不时给李秀和爷爷打电话询问母亲的病情。好不容易登上飞机,他却如坐针毡,满心都是对母亲的担忧。
下了飞机,陈新马不停蹄地直奔医院。走进病房,看到病床上憔悴的母亲,他的眼眶瞬间红了。“妈,我回来了。”陈新轻声说道,握住母亲的手。母亲看到儿子回来,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新啊,你回来干啥,那边生意不忙吗?”
陈新强忍着泪水,“生意再忙也比不上您的身体重要啊,妈,您就安心养病,其他的别操心。”一旁的李秀也走过来,轻声安慰着陈新:“别太担心了,医生说妈的病情已经稳定些了,有看护王阿姨照顾着,会慢慢好起来的。”
陈新点点头,对李秀和爷爷表示了感谢,然后坐在母亲床边,和她聊起了家常,也讲了讲省城店铺的情况,希望能让母亲宽心。在医院陪伴母亲的这段时间,陈新一边照顾母亲,一边通过电话和员工保持联系,关注着省城店铺的动态,他知道,只有母亲的病情好转,家里一切安稳,他才能安心地继续在外面打拼。奶奶生病住院的消息传开后,陈牧的大伯、大伯母以及两个姑妈纷纷赶到医院探望。病房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围在奶奶病床边,关切地询问着病情,气氛中夹杂着担忧和焦急。
一番问候之后,众人来到病房外的走廊上,开始商量起医药费的事情。大伯皱着眉头,率先开口:“咱妈这病得好好治,费用也不是个小数目,得合计合计怎么分担。”
大伯母也附和着:“是啊,不能让一家给全担了,都得出点力。”
这时,大姑叹了口气说:“咱都是妈的孩子,按理说都该尽份心,可我家经济条件也不算太好,负担太多也有点吃力。”小姑也在一旁点点头表示赞同。
陈新看了看大家,说道:“我知道大家都有难处,我家现在生意还算不错,全部我出也没关系。但这病是大家的妈生的,我怕我都出了,以后,妈问起来你们该怎么回答,说你们不孝顺,也不能让一家扛。”
李秀也接着说:“对呀,咱们还是尽量慎重点,一起把妈照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