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府城的火锅店是平阳县的店做起来后,宁堇安依葫芦画瓢开的,赵书屿正好还没去过,可以顺道去巡店,看看经营情况。
三人正说着,陆夫子收完考卷晃晃悠悠的走了。
赵书屿拎起书箱,“行,我们就吃火锅,不过我和郁离要先回家一趟放书箱,我还得和夫郎交代一声再过去。”
徐佑卿颔首,同窗这段时日已经很清楚赵书屿对夫郎的喜爱。
开始徐佑卿还真的以为赵书屿下学就往家跑是要温习功课,后来听他和蒋郁离互相打趣才知道是为了心上人。
也不知道赵书屿的夫郎长什么样,竟然能把人勾成这样,真是少见。
徐佑卿今年已经十九岁,家中长辈还没给他议亲,徐佑卿心中有数,祖父和父亲是打算等他科举结束再议亲,徐家选媳妇看的是女方的家世,两家结亲是否有利,至于感情并不重要。
他的堂兄甚至是在新婚之夜才知道妻子的长相。
像赵书屿和蒋郁离这么早成亲的读书人算是少数。
几人一同走出书院,赵书屿和蒋郁离快步往家走。
徐佑卿坐上马车先一步往‘云间烟火’去。
半个时辰后,赵书屿和蒋郁离站在火锅店门口,仰头打量着火锅店的外观。
蒋郁离看向大门上方分外眼熟的牌匾,轻笑出声:“书屿,之前就听说这火锅店在很多地方都开起来了,不会每一家都是用的你提的字吧?”
赵书屿:“大概是的,我之前和堇安兄聊起连锁店的品牌形象,提到过同一家店在不同城镇的设计可以大致一样,我们进去吧。”
说完,赵书屿率先走进火锅店。
这会正是晚餐时间,火锅店开在美食酒楼居多的临安街上,生意还是挺好,进门等位区有很多人在排队。
统一制服的店小二在一旁招呼客人,陪着客人聊天解闷,时不时送点茶水点心。
有吃有喝,大厅中间的高台上还有说书先生激情高昂的说故事,客人自然愿意排队,
四大名着、修仙升级流等小说颇受欢迎,再加上是独家讲坛,不少人是为了听故事来吃火锅。
看到店铺内部墙上熟悉的宣传标语,赵书屿轻笑出声,这宁堇安是真的很省事。
这家火锅店除了面积比平阳县的大,其他的外墙设计、店内布局外加陈设都一模一样,完全照搬。
难怪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火锅店铺向整个大乾国土。
店小二眼尖的看到赵书屿二人,快步迎上来,笑容和煦,“欢迎光临,请问两位公子有定位子吗?”
赵书屿点头,报出包间名称。
店小二听完笑着带路,“好的,两位公子请往这边走。”
赵书屿和蒋郁离跟着他往楼上走。
徐佑卿定的包厢在二楼,开窗正对着楼下的说书台,位置还挺好。
“两位公子,听竹轩到了。”店小二说完,敲了敲门,听到屋内客人应声,店小二方才推门。
赵书屿和蒋郁离走进听竹轩,徐佑卿看向二人。
“你们可算是到了,小二哥,我们可以点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