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他们将在这里对550A进行首次测试。
在后方的人群中,两名科研人员正合力抬着一个金属制的长方体盒子。
盒子大约长90厘米,高30厘米,宽60厘米。
重量大概在7.9千克左右。
外表看起来非常简陋,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没错!
这就是他们这段时间全力研发的550A超级量子计算机!
虽然整体设计已经尽量简洁,但还是有不小的重量。
不过,这个重量对一个成年人来说,还是能够轻松搬动的。
虽然看起来有些笨重,但作为量子计算机,这体积简直小得惊人!
要知道,市面上大多数量子计算机的体积,那可是能抵得上好几个大衣柜呢。
“苏总!”
两名研究人员把量子计算机放到桌上后,齐刷刷地看向苏九。
周围的研究员们早已准备好记录,纷纷举手做了个“ok”的手势。
苏九轻轻点了点头。
“开始吧!”
经过改良和迭代的量子计算机,启动和功能操作都简化了不少。
整体外观,就像一本厚实的笔记本。
掀开屏幕,几名工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钮。
屏幕瞬间亮了起来。
“550A”的logo随之出现在启动界面上。
右下角还标着“太初”两个小字。
几秒钟后,系统顺利进入了太初操作系统。
毕竟量子比特需要绝对真空和低温环境,这都得花点时间。
不过总体来说,启动速度还算快。
从按下启动键到完全进入系统,时间稳稳控制在十秒内!
大家互相看了看,都松了一口气。
运行一切正常!
太初系统上也毫无异常显示。
状态:运行中
利用率:不到1%
【稀释制冷机】
设备状况:良好
状态:运行中
温度:零下76℃
气压:0
【量子存储器】
设备状况:良好
……
在这个控制面板下,几乎量子计算机的所有情况都能一目了然。
环境、温度、气压,甚至是氧气含量,都有着极为详尽的数据显示。
这只是基础功能的一部分。
负责记录的研究人员纷纷点头。
这些数据的存在,让他们越来越有信心。
现在,量子计算机已经初步实现通用化!
贺老也微微点头。
他看到,所有设备和装置都在正常运行。
量子计算机的便携性丝毫没有影响其性能。
苏九对自己的设计也非常满意。
界面UI布局虽然略显简陋,有些设计甚至有些不人性化。
但可以看出,太初1.0量子系统能够完美运行。
并且能完美兼容所有算法。
其他平台或程序软件,都能在550A上完整显示。
这离苏九的终极目标——智能量子计算机,仅剩一步之遥。
从量子计算机到通用量子计算机,这是一大步。
而从通用量子计算机到智能量子计算机,同样是重要的一步。
苏九没多想,直接在量子计算机550A上忙活起来,测试各种文件和程序。
他还利用这台机器解决了一些复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