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孙伏伽不饿的,但是食堂里的这些东西,也着实开胃,炎炎夏日,这一碗冰乳酪下去,胃口大开。
坐在食堂里,又吃了一些别的东西,并对食堂里的这些东西赞不绝口。
离开食堂,随着仆从又往后方学生的宿舍院子里去了。
虽说都是院子,房子,但是功能规划,各不相同,陆德明的仆从也是一边走着一边为孙伏伽讲解着。
“傍晚下课之后,学生们去食堂吃完了饭,就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了,有的喜欢去操场上玩闹,有的则是喜欢回到宿舍里,读书或者是做些其他的事情。”
“少卿请看,这宿舍的院子里,还立着这么多柱子呢,学生们在的时候,这柱子跟柱子之间,会挂上晾衣绳,学生们换洗的衣裳,都是自己洗,然后晾晒在院子里。”
“不管是寻常百姓家的孩子,又或者是国公爷家的小公子,在书院读书住宿,所有的事情,都是要自己做的,在这里,他们身边不准许带随身伺候的人。”
“宿舍当中,一个屋子里住四位学子,东西两边床榻上,各住两人。”
孙伏伽跟着仆从,去参观了学生的宿舍。
放假期间,学生的宿舍都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毕业的学生,将自己的铺盖全都带走了。
还有已经分院的学生,也会去新的分院,换到新的宿舍当中。
这边空出来的宿舍,都是要留给秋后新入学的学生。
因此,此时的宿舍当中,空荡荡的。
一边听着仆从的介绍一边参观,孙伏伽对于书院的了解,也更多了。
但是,他还是好奇,所谓的分院。
“书院的分院,各自的规模也与咱们所看过的一样吗?”
仆从摇了摇头。
“暂时还没有达到这个规模,因为今年是学生们选择分院的第一年,分到各自的专业当中,人数不会太多,而当初修建书院的时候,总体的工程是分开的,少卿来庄子上,也看到了,书院还在扩建,有诸多工匠正在忙碌。”
“他们今年所忙的,是书院的三期工程。”
“三期?!”孙伏伽惊讶了一把。
“是的,三期,书院大规模的扩建,是前两年,是为二期工程。”
“而一期工程,也就是只能容纳四十来个学生的一处院子而已。”仆从讲解着书院的历史。
“那时候,泾阳王殿下的身价,并没有这般丰厚。”
“而泾阳王殿下在封王之前,庄子上所谓的书院,不过是利用村子里的旧房子,请了一位认字的先生,凑合着教导孩子们认字罢了。”
“书院如今的规模,也离不开当初村子里有好学的学生,有一心教导孩子们的先生。”
“哪怕当初那位先生的学问不如如今书院里的这些先生们,但是其赤诚之心,令人动容。”
“那如今这位先生......”孙伏伽好奇询问。
“依旧在书院当中,也执教启蒙学堂,依旧是担任先生教导孩子们认字。”
作为孩子们的启蒙的先生,不需要他有多大的学问,有耐心,认字,读过书,即可,没有那么高的门槛。”
“书院,比起学问,更注重品德。”
仆从这般说着。
孙伏伽连连点头。
是极是极,是应该如此的。
有的人,学问好,但是做人可不一定如同他做学问那般好。
在朝堂上为官多年,见过太多黑心的读书人了。
书院,本就应该纯粹一些。
可是,如此纯粹的书院,却是招人恨了啊。
也难怪,招生考试当天发生的事情,陛下要做如此定性。
原本孙伏伽心中摇摆,但是参观过书院,听仆从讲解过后,孙伏伽的心,也偏向了陛下和太子的定性。
不过,如此一来,崔仁师那里,就成了麻烦啊。
“少卿,还请随小的,去分院看看吧。”
“恩?不是说分院现在.......”
“正式的分院的确仍旧在建设当中,但是目前,分院已经有了院落,比如说医学院,孙思邈孙道长已经在那里住了有一年多了。”小厮笑道:“今年分院,学生报医学院的,有二十三人呢,他们将来,都会成为孙道长的学生,跟随着孙道长学医,悬壶济世。”
“另外,报工学院,农学院的,还有商学院的,都很多。”
“毕竟,书院的学生们,出身都很普通,学成了,将来也是想着如何更轻松的养家,让家里过上更好的生活。”
“有本事傍身之后,再赚钱养家,也就比大字不识一个的时候简单多了。”
仆从耐心的为孙伏伽讲解着。
孙伏伽认真点头。
如此,善哉。
“如今各个分院的院子还比较简陋,可是应对当前的学生人数,也是足够的。”仆从说道:“等到今年到明年,三期工程完成之后,各个分院就有了正式的场地,书院的规划,力也就差不多了,以后除非还有什么特殊情况,不然的话,书院也就没有什么扩张的活儿要做了。”
“小人自己斗胆猜想,剩下的,无非就是对已经有的地方,进行规划和装饰而已,就像是去年,庄子上没有多大的事情,但是重新修缮了路面,还有道路两边,新种了不少树,也修了不少花坛,今年一开春,庄子上道路两边,可漂亮了。”
“恩,来的时候看到过。”
孙伏伽进了庄子上的地界之后就看到了,大路两边的景色,十分赏心悦目。
即便是夏日里,天上太阳挂的高,但是因为道路两边有树木的缘故,路边仍旧有阴凉,也能看到有不少赶路人,坐在路边的阴凉下小憩。
若是有微风拂过,甚至骑马比坐马车更要舒坦。
走在书院里,孙伏伽长长呼出一口气。
有叹息,也有环境所带来的畅快。
“少卿可是有什么烦恼?”仆从好奇问道。
孙伏伽笑着摇了摇头。
“未曾,只是,我这把年纪,回想起当初手不释卷的时候,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了,今日到书院里来走走看看,不免回想起我那时候啊。”
分院的老师们,除却孙思邈在忙活着炮制药材之外,其他的老师,也在紧张的准备着。
对于他们来说,以前也收过学徒,但是正儿八经的成为书院的先生,要带学生,这是头一遭。
还是要带在书院读过书的先生。
跟以往带的那些不识字的学徒,更令他们忐忑。
他们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也能成为书院的先生,也能干传道授业的活儿。
不一样,真是不一样。
待遇和地位也不一样了。
在书院转了一圈,孙伏伽与仆从言明,自己要先回去了,让仆从代为转告陆博士,今日在书院转了一圈,他也是收获良多,至于庄子上的案子,他自有思量。
孙伏伽的仆从在书院外等着,孙伏伽离开书院的时候,也是陆德明身边的仆从相送。
走到大门口,回头再看书院。
“这书院的大门,牌坊上,为什么没有题字?”
“书院还没有建完,自然是没有题字的。”仆从解答。
这孙伏伽倒是不理解了。
这书院的大门,门匾就这么空着三年了?